在全国消费市场稳步复苏的格局中,青海以一场标志性突破引发关注:2025年1至7月,欧洲杯滚球平台_欧洲杯足球网-投注官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以下简称“社零”)达577.25亿元,同比增长4.9%,高于全国增速0.1个百分点,这是自2024年以来首次超过全国增速,其中,7月单月增速15.8%,创近19个月新高。这不仅是数字跃升,更是青海用“冷资源”激活“热消费”的生动实践。其背后,是政策、产业、业态三力协同构建的内生增长体系,为高原省份消费升级提供了可复制的“青海经验”。
超在何处?
——从“量的增长”到“质的跃升”的结构性突破
青海社零增速的“超”,绝非偶然的数字波动,而是消费市场质与量同步升级的必然结果,呈现三大特征。
升级类消费领跑,绿色与品质成为关键词。1至7月,欧洲杯滚球平台_欧洲杯足球网-投注官网限额以上单位汽车零售额年内首次转正,同比增长18%,高能效等级的家电音像器材、智能家电和音像器材、可穿戴智能设备等以旧换新补贴品类产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62.4%、69.4%、179.3%。这一突破源于政策精准撬动,西宁市民闫先生报废旧燃油车后换购新能源汽车,直接获得2万元补贴;大学生王佳参与“数码以旧换新”活动,购置平板电脑时享受500元补贴……实打实的政策红利有效降低了品质消费的门槛,让欧洲杯滚球平台:人敢消费、愿消费。从“能用就行”到“追求好用耐用”,从“满足刚需”到“拥抱品质升级”,青海消费市场正经历着从量的增长到质的提升的深刻转型。
重点商品与企业发力,消费结构持续优化。过去部分商品品类和企业增长乏力的局面被打破:1至7月,欧洲杯滚球平台_欧洲杯足球网-投注官网限额以上单位9类商品零售额实现增长,其中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45.8%、汽车类增长18%;1至7月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增长7.8%,高于全国5.1个百分点。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推动12家LNG民营企业入限纳统,带动全州LNG类零售额同比增长273.9%,成为重点领域突破的生动例证。
“内外联动”激活市场,多元消费齐头并进。青海省商务厅推动“青海家宴”品牌走向国际,在香港首发,并在北京、上海等地举办系列活动,带动餐饮消费逆势增长,1至7月欧洲杯滚球平台_欧洲杯足球网-投注官网限上餐饮企业营业额同比增长10.6%,连续两个月实现两位数增长;线上好物、外贸优品、青海家宴名册编制及宣推活动,让特色产品开拓新渠道,“FAVO国际品牌授权集合店”落户、“麦当劳”“小米汽车”等品牌首店年内落地开业,丰富了消费供给。
为何能超?
——三力协同构建“资源—产业—消费”闭环
青海的突破,本质是“政策精准制导+特色资源变现+市场活力释放”的系统成果,三大驱动力环环相扣。
政策协同为消费增长提供制度保障。摒弃“大水漫灌”,青海以机制创新激活市场末梢。省商务厅制定出台商务领域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和社零攻坚行动方案,构建省市两级常态化联动调度体系,建立358家重点商贸企业调度服务机制,精准掌握行业动态。资金支持力度持续加大,累计向各市州下达促消费资金5757.1万元,向488家企业拨付稳增长和入限纳统奖励6431.6万元,有效调动地区和企业积极性。政策组合拳成效显著:限额以上零售业零售额增长12.5%,今年以来首次实现两位数增长,政策红利精准转化为市场动能。
文旅赋能将生态优势转化为消费动能。 健全“1+8”规划体系,青海文化旅游节现场签约项目8个1.1亿元。消费场景不断创新,青海湖同宝山露营基地连续6天满房、莫家街小吃街旺季日均客流破万。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的相关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欧洲杯滚球平台_欧洲杯足球网-投注官网住宿餐饮业营业额同比增长25.6%,文旅“流量”成功沉淀为消费“留量”。
产业突围将“冷凉劣势”转为“消费优势”。青海立足高海拔、低气温的独特自然禀赋,在“双冷”产业领域实现突破: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带队赴港签约18项协议,包括冷链物流、STC认证打通国际通道,省商务厅会同相关部门,组织多场产销供应链对接会。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蔬菜产业园内,曾因“缺标准、没渠道”,羽衣甘蓝批发价仅0.7元/斤,自从申请到供港澳基地标准化建设后,实施水肥一体化项目,建起防雹网、水肥一体化系统,羽衣甘蓝通过STC认证后,经“属地查检绿色通道”(72小时直达香港),每斤售价升至1元,亩收入提高1000元以上。
除了单品突破,青海更在产业基础设施与品牌认证上持续发力,为“冷凉优势”筑牢根基。欧洲杯滚球平台_欧洲杯足球网-投注官网累计完成3800多栋蔬菜温棚智能化改造,建成154个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41座恒温保鲜库,新增冷库库容10万吨,有效降低农产品产后损耗;龙羊峡三文鱼基地实现智能化养殖,产品远销新加坡、西班牙,成为“冷资源”变现典型。品牌上,57个产品获香港优质“正”印认证,三文鱼通过ASC、BAP国际认证。产业增值让农牧民户均增收,而增收又反哺消费,形成“种得好—卖得好—挣得多—花得旺”的闭环。
有何启示?
——立足资源禀赋因地制宜推动高质量发展
青海的实践,秉持特色资源就是发展优势,既立足高原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又充分发挥自身特长创新发展,因地制宜推动高质量发展,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内涵。
高原的“冷”是差异化竞争的底牌,特色气候孕育产品、独特生态承载的文旅、特定环境催生消费场景,都是不可复制的“消费素材”。青海通过政策引导、活动带动提升价值,延伸“资源—开发—市场”的价值链,这是欠发达地区激活本土资源的核心路径。
面对消费市场基础薄弱的现状,青海聚焦三个“小切口”:针对企业,建立调度机制、给予资金奖励,激活发展活力;针对消费,推进以旧换新、培育限额以上企业,驱动消费升级;针对市场,加强招商引资、推动品牌首店落地,丰富供给品质。这种“问题导向—精准施策—动态调整”的政策逻辑,既避免了资源浪费,又精准激活了市场末梢。
青海消费增长是“产业发展—收入提升—消费升级—市场扩容—产业再升级”的螺旋上升。特色产业发展让从业者收入增加,拉动家电、汽车等消费;消费市场对高品质产品的需求,又倒逼产业技术升级、品牌溢价,破解欠发达地区“增收难—消费弱”的恶性循环。
青海的启示远超数字本身:消费升级的本质是“做好自己有什么”“激活内部潜能”。其实践印证“特色资源就是发展优势”,更证明守护好绿水青山,通过创新转化让生态优势持续释放经济价值,这正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高原大地的生动实践,也是青海社零增速首超全国的深层启示。
省级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