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杯滚球平台_欧洲杯足球网-投注官网

图片

图片
退出长者模式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政策文件 > 省政府规章/文件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欧洲杯足球网:印发全面推进青海气象高质量 发展工作任务分工的通知

发布日期: 2022-07-25 09:58

青政办函〔2022〕118号

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委、办、厅、局:

《全面推进青海气象高质量发展工作任务分工》已经省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组织落实。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2年7月21日

(此件公开发布)

全面推进青海气象高质量发展工作任务分工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欧洲杯足球网:青海工作和气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国务院《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国发〔2022〕11号),统筹落实《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欧洲杯足球网:印发青海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欧洲杯足球网:推进人工影响天气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和《青海省人民政府中国气象局推动应对气候变化气象先行先试行动方案》确定的工作任务,现结合工作实际分工如下:

一、增强气象科技创新能力

(一)加强气象关键技术攻关。

1.加强天气气候机理、气候变化规律、气象灾害发生机理和地球系统多圈层相互作用等基础研究,参与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和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试验。(牵头单位:省科技厅、省教育厅、省气象局;责任单位: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各市州人民政府)

2.支持气象应用技术研究,加强智能监测预报预警、灾害性天气预报、气候与气候变化、高原人工影响天气、生态安全气象监测评估预警、温室气体及碳中和监测评估方法等关键技术攻关。(牵头单位:省科技厅、省气象局;责任单位: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各市州人民政府)

3.推进人工智能、大数据与气象深度融合应用。(牵头单位:省气象局;责任单位:省科技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各市州人民政府)

4.开展水资源、自然生态系统、农业、城市等领域及重大工程气候变化风险评估,提升气候变化综合影响评估水平。(牵头单位:省生态环境厅、省气象局;责任单位:省科技厅、省自然资源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水利厅、省农业农村厅,各市州人民政府)

(二)优化气象科技创新布局。

5.参与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青藏高原研究分院建设和西宁大学学科建设,加强省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建设,建立支撑引领欧洲杯滚球平台_欧洲杯足球网-投注官网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业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研究基地。(牵头单位:省科技厅、省气象局;责任单位:省教育厅、省应急厅,各市州人民政府)

6.建设全球大气本底与青藏高原生态大数据应用中心创新平台,跨区域、跨部门组建温室气体及碳中和重点实验室,开展欧洲杯滚球平台_欧洲杯足球网-投注官网及不同生态功能区碳源碳汇变化评估技术研发,为应对区域气候变化、实现“双碳”目标提供关键性基础数据和科技支撑。(牵头单位:省科技厅、省气象局;责任单位: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省林草局、省统计局,各市州人民政府)

7.推进面向应对气候变化、生态安全保障服务的野外气象科学观测试验基地建设。(牵头单位:省气象局、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管理局;责任单位:省科技厅、省生态环境厅、省林草局,各市州人民政府)

(三)完善科技体制机制。

8.建立资源共享、共同发力的开放合作机制,充分发挥重大工程项目引领作用,推动人才、资金等资源集约和跨部门流动。(牵头单位:省科技厅、省气象局;责任单位: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各市州人民政府)

9.改进气象科技项目组织管理方式,深化省级气象科研所改革,实施“揭榜挂帅”“赛马制”,进一步扩大科研自主权,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牵头单位:省气象局;责任单位:省科技厅)

10.健全气象科技成果分类评价制度,完善气象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和创新激励机制。(牵头单位:省气象局、省科技厅;责任单位:各市州人民政府)

二、加强气象基础能力建设

(四)建设精密气象监测系统。

11.按照相关规划科学布局,优化综合气象观测站网,完善天气观测网、气候及气候变化观测网、专业气象观测网,鼓励和规范社会气象观测活动,科学规划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生态气象观测站网,健全气象雷达和卫星遥感综合应用体系,形成地空天一体化、协同高效的精密气象监测系统。(牵头单位:省气象局;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省水利厅、省农业农村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林草局,各市州人民政府)

12.应用高精度、智能化气象探测装备,完善气象探测装备保障和计量检定体系,强化智慧协同观测及质量控制,健全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提升气象资料获取及共享能力。(牵头单位:省气象局、省市场监管局;责任单位:省生态环境厅、省自然资源厅、省交通运输厅、省水利厅、省农业农村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应急厅,各市州人民政府)

(五)构建精准气象预报系统。

13.共享算力资源,建立无缝隙、全覆盖、智能化数字预报业务体系,提升精准预报能力。(牵头单位:省气象局;责任单位:省教育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水利厅、省自然资源厅、省应急厅、省农业农村厅、省林草局,各市州人民政府)

14.逐步形成“五个一”的精准预报能力,实现提前1小时预警局地强天气、提前1天预报逐小时天气、提前1周预报灾害性天气、提前1月预报重大天气过程、提前1年预测欧洲杯滚球平台_欧洲杯足球网-投注官网气候异常。建立协同、智能、高效的气象综合预报预测分析平台。(牵头单位:省气象局;责任单位:省水利厅、省自然资源厅、省应急厅、省农业农村厅、省林草局,各市州人民政府)

15.健全行业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体系,发展基于风险的预警业务和基于影响的预报业务,实现对主要气象灾害的全天候、高精度综合立体监测和精准预警、精细服务。(牵头单位:省气象局;责任单位:省水利厅、省自然资源厅、省应急厅、省农业农村厅、省林草局,各市州人民政府)

(六)发展精细气象服务系统。

16.加强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等数字技术在气象服务中的应用,建立智慧精细、开放融合、普惠共享的现代气象服务体系,发展基于场景、基于影响的气象服务技术,构建气象服务大数据、智能化产品制作和融媒体发布平台,推进智慧气象服务。建立气象部门与各类服务主体互动机制,探索打造面向全社会的气象服务支撑平台和众创平台,促进气象信息全领域高效应用。(牵头单位:省气象局;责任单位:省科技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通信管理局、省广电局,各市州人民政府)

(七)建立气象信息支撑系统。

17.加快青藏高原生态大数据中心建设,建立青海生态安全气候变化监测中心和气候变化综合监测数据库及大数据分析平台,整合青藏高原生态信息,建立高质量的数据资源,加大数据开放共享力度。(牵头单位:省气象局;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省通信管理局,西宁市人民政府)

18.全面建成地面宽带、移动互联、卫星广播互补的气象通信网络、数据、算力、算法一体的气象大数据云平台和全业务、全流程、全要素监控的综合业务监控平台。(牵头单位:省气象局;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省通信管理局)

三、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八)提高气象防灾减灾监测预报预警能力。

19.完善青海省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统筹制定气象灾害预警发布规程,建立重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快速发布“绿色通道”制度,推动新一代移动通信、小区广播等技术在预警信息发布中的应用。(牵头单位:省气象局、省应急厅;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水利厅、省通信管理局、省广电局,各市州人民政府)

20.提高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和中小河流洪水、山洪灾害、地质灾害、流域区域洪涝、城市内涝、森林草原火灾等气象风险预报预警能力,提升暴雨、干旱、雪灾、冰雹、雷电等气象灾害应急保障能力。(牵头单位:省气象局、省应急厅;责任单位:省自然资源厅、省水利厅、省林草局、省通信管理局,各市州人民政府)

(九)增强气象防灾减灾防御应对能力。

21.建设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和决策信息支持系统,完善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机制,科学评估气象灾害风险,定期开展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和风险区划。(牵头单位:省应急厅、省气象局;责任单位:省财政厅、省自然资源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水利厅、省农业农村厅、省林草局,各市州人民政府)

22.加强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编制和设施建设,依据气象灾害影响,修订基础设施标准,优化灾害防御措施,提升重点区域、敏感行业基础设施设防水平和承灾能力。(牵头单位:省应急厅;责任单位:省气象局、省自然资源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水利厅、省农业农村厅、省林草局,各市州人民政府)

23.实施“网格+气象”行动,将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纳入乡镇、街道等基层网格化管理,强化重大气象灾害应急演练,加强科普宣传教育和气象文化基地建设。(牵头单位:省应急厅、省气象局;责任单位:各市州人民政府)

(十)加强气象防灾减灾机制建设。

24.坚持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原则,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防灾减灾机制。(牵头单位:省应急厅、省气象局;责任单位:省自然资源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水利厅、省农业农村厅,各市州人民政府)

25.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地方法规和标准体系建设,完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和配套实施细则。(牵头单位:省应急厅、省气象局;责任单位:省司法厅、省市场监管局,各市州人民政府)

26.建立以气象灾害预警为先导的联动机制,完善重大灾害性天气叫应服务标准和工作流程,推动各地因地制宜建立高级别气象预警“三停”制度,完善政府部门快速响应部署、重点防御单位及时开展风险防控、社会公众主动防灾避灾的气象灾害应急联动体系,提高突发事件应急救援气象保障服务能力。(牵头单位:省应急厅、省气象局;责任单位:省教育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各市州人民政府)

27.完善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的服务与管理制度,健全气象灾害防御安全责任体系,加强气象灾害风险管理,完善气象灾害风险转移制度。(牵头单位:省应急厅、省气象局;责任单位:省教育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青海银保监局,各市州人民政府)

四、加强生态文明高地建设

(十一)强化生态安全监测预警评估。

28.实施生态文明气象保障工程,建立生态安全监测评估预警业务,开展重点生态功能区气象影响评估,强化生态气象灾害和安全事件的气象监测、预报预警和评估服务。(牵头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气象局;责任单位: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省水利厅、省林草局、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各市州人民政府)

29.加强对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的气象服务,建立具有青海特色的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机制。(牵头单位:省气象局;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生态环境厅、省自然资源厅、省水利厅、省林草局、省统计局,各市州人民政府)

(十二)开展国家公园气象保障服务示范建设。

30.构建基于多圈层的国家公园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生态监测示范体系,全面提升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生态气象监测评估能力。(牵头单位:省气象局、省生态环境厅、省林草局、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管理局、青海湖景区管理局;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省水利厅,各市州人民政府)

31.多部门协同开展生态关键技术集成创新,打造国家公园特色生态气象服务品牌。(牵头单位:省气象局、省科技厅;责任单位:省生态环境厅、省林草局、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管理局、青海湖景区管理局)

32.建立智慧人工影响天气指挥平台,加快列装更安全、更先进的作业设备,提升人工影响天气立体监测能力、精准指挥能力、科学作业能力。(牵头单位:省气象局;责任单位:省财政厅、省农业农村厅、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管理局,各市州人民政府)

33.科学划定人工增雨(雪)重点保障区和作业播撒区,深入实施精准“靶向”作业,定期开展效益评估,持续优化作业设计,发挥生态修复型人工增雨作用和效益。(牵头单位:省气象局;责任单位:省生态环境厅、省自然资源厅、省水利厅、省农业农村厅、省林草局,各市州人民政府)

34.将人工影响天气安全生产监管纳入各级政府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健全应急、公安、交通、气象等部门紧密协作的联合监管机制,开展多部门联合检查和作业人员培训,提升安全作业能力。(牵头单位:省应急厅、省公安厅;责任单位:省气象局、省交通运输厅,各市州人民政府)

(十三)提升大气污染防治气象服务能力。

35.着力提升大气污染气象条件监测预警水平,将气象环境监测预报预警纳入欧洲杯滚球平台_欧洲杯足球网-投注官网大气环境监测体系,延长空气质量预报和重污染天气预警时效,提升预报准确率。(牵头单位:省生态环境厅、省气象局;责任单位:各市州人民政府)

36.建立气象、生态环境等部门数据共享、会商研判和应急联动机制,提升突发大气污染事件应急响应能力。(牵头单位:省气象局、省生态环境厅、省应急厅;责任单位:各市州人民政府)

五、推动应对气候变化气象先行先试

(十四)提升应对气候变化基础能力建设。

37.加快推进青藏高原精细化气候监测预测能力,开展气候变化对青海的影响研究及专项评估。(牵头单位:省气象局、省生态环境厅;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各市州人民政府)

(十五)开展精细化温室气体气象监测评估。

38.建立欧洲杯滚球平台_欧洲杯足球网-投注官网温室气体监测站网,提升瓦里关全球大气本底观测能力。(牵头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气象局;责任单位:省生态环境厅、省自然资源厅,各市州人民政府)

39.建设中国气象局温室气体及碳中和监测评估中心青海基准分中心,建立温室气体监测标准化数据集,发展精细化监测评估业务,发布青海温室气体监测评估公报。(牵头单位:省气象局;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生态环境厅、省科技厅)

40.参与林草碳汇交易相关工作,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制度设计。(牵头单位:省生态环境厅、省林草局;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自然资源厅、省水利厅、省气象局、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各市州人民政府)

(十六)建立冰冻圈气候变化监测评估预估新业态。

41.持续加强冰冻圈青海地面气象观测站网建设,完善地空天一体化气候系统观测体系。(牵头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气象局;责任单位:省生态环境厅、省自然资源厅、省林草局,各市州人民政府)

42.优化冰冻圈灾害监测与预警方法,科学评估气候变化与冰冻圈相互影响与反馈作用,预估未来不同气候变化情景下冰冻圈要素可能的变化趋势及存在的风险,提出适应对策。(牵头单位:省气象局;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生态环境厅)

43.建立青藏高原气候变化数据库,建设气候变化监测预估与影响评估系统。(牵头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气象局;责任单位:省科技厅、省生态环境厅)

(十七)强化气候可行性论证。

44.出台青海省气候可行性指导目录,建设气候可行性论证综合应用服务平台,科学开展国土空间规划、重大工程建设的气候可行性论证。(牵头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自然资源厅;责任单位: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气象局、省农业农村厅、省乡村振兴局、省能源局,各市州人民政府)

(十八)推进应对气候变化标准体系建设。

45.以温室气体监测、数据处理、评估技术为重点,建立和完善应对青海气候变化气象标准体系。严格执行应对青海气候变化领域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加快建立健全应对青海气候变化气象标准适用性评估机制、实施反馈机制。及时组织开展标准适用效果调查评估,实行“标准执行清单”不定期更新制度。(牵头单位:省市场监管局;责任单位:省气象局、省生态环境厅)

六、助力“产业四地”建设

(十九)服务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建设。

46.开展气象要素对盐湖产业的影响研究,建立气象条件对盐湖生产环节的影响预报业务和气象保障服务。(牵头单位:省气象局;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海西州人民政府)

(二十)支撑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建设。

47.研究风、光互补资源评估指标和评估方法,开展风能、太阳能资源精细化评估和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气候生态环境效应评估。(牵头单位:省气象局、省能源局;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各市州人民政府)

48.开展风能、太阳能资源气候预测及功率预报业务,建立风、光功率预测人工智能预报系统,开展电力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业务,做好电网安全运行和电力调度精细化气象服务。(牵头单位:省气象局、省能源局;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海西州、海南州人民政府)

(二十一)服务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建设。

49.加强旅游资源开发、旅游出行安全气象服务供给,健全重点城市和重点景区旅游气象服务信息联合发布机制。(牵头单位: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责任单位:省通信管理局,各市州人民政府)

50.加强天气景观资源开发利用,建立气候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打造气象公园、避暑旅游地、气候宜居地气候生态品牌,助力旅游产业发展。(牵头单位: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生态环境厅,各市州人民政府)

(二十二)保障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

51.强化粮食安全气象保障服务,提升粮食生产全过程气象灾害精细化预报服务能力,提升粮食产量预报能力。探索建设智慧农业气象服务基地,强化特色农业气象服务,实现面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直通式气象服务全覆盖。(牵头单位:省农业农村厅、省气象局;责任单位:国家统计局青海调查总队、省统计局,各市州人民政府)

52.加大重点保障区域抗旱增雨和人工防雹作业力度。加强冷凉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精细开展绿色有机农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挖掘农畜产品气候品质价值。(牵头单位:省气象局;责任单位:省财政厅、省农业农村厅、省乡村振兴局,各市州人民政府)

(二十三)实施“气象+”赋能行动。

53.打造现代综合交通气象服务平台,加强交通气象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建设,开展精细化交通气象服务,面向气象高影响行业,推广精细化气象预报服务产品。(牵头单位:省气象局;责任单位:省交通运输厅、中国铁路青藏公司、民航青海监管局、省公安厅、省水利厅、省农业农村厅、省自然资源厅、省林草局,各市州人民政府)

54.开展气象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和改进行业气象服务供给,推动气象服务深度融入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牵头单位:省气象局;责任单位:省交通运输厅、省水利厅、省农业农村厅、省自然资源厅、省林草局,各市州人民政府)

七、优化人民美好生活气象服务供给

(二十四)加强高品质生活气象服务。

55.开展个性化、定制化气象服务,推动气象服务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加快数字化气象服务普惠应用,丰富公众气象服务产品供给。(牵头单位:省气象局;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卫生健康委、省广电局,各市州人民政府)

56.推进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增强农村牧区、边远地区获取气象信息的便捷性,扩大气象服务覆盖面。(牵头单位:省气象局;责任单位:省通信管理局、省广电局,各市州人民政府)

(二十五)建设城乡气象服务体系。

57.加强东部城市群以气象灾害预警信号为先导的应急联动机制。(牵头单位:省气象局;责任单位:省应急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交通运输厅,西宁市、海东市人民政府)

58.在城市规划、建设、运行中充分考虑气象风险和气候承载力,增强城市气候适应性和重大气象灾害防控能力。(牵头单位: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责任单位:省气象局、省应急厅、省交通运输厅,各市州人民政府)

59.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气象服务保障。(牵头单位:省气象局、省乡村振兴局;责任单位:省农业农村厅,各市州人民政府)

八、建设高水平气象人才队伍

(二十六)加强气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

60.加大气象人才纳入省级人才计划和人才奖励力度,实施气象专项人才计划,培养造就一批气象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牵头单位: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人才办;责任单位:省气象局、省科技厅)

61.鼓励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在青海创建气象科技创新技术中心或实验室,进一步加强对气象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和集聚。(牵头单位:省科技厅;责任单位: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教育厅、省气象局)

62.加强气象人才出访交流。(牵头单位:省教育厅;责任单位: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气象局)

(二十七)强化气象人才培养。

63.鼓励和引导在青高校设置气象类专业,扩大本地生源招生规模。(牵头单位:省教育厅;责任单位:省气象局)

64.建立多部门人才培养合作机制,实施人才共享计划。(牵头单位: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责任单位:省教育厅、省气象局)

九、强化组织保障

65.坚持党对气象工作的全面领导,发挥各级政府推动气象高质量发展的主导作用,将气象工作纳入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认真落实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与中心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适时开展《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实施督察。(责任单位:各市州人民政府,省政府督查室)

66.将气象高质量发展纳入地方相关规划,统筹做好资金、用地保障,推进重点项目建设。落实气象双重计划财务体制,争取中央资金支持,按照中央和各级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将发展气象业务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建立气象领域可持续的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开展政府、行业购买气象服务。(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各市州人民政府)

67.加快推进瓦里关大气本底观象台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等气象相关立法工作,推进气象领域执法事项纳入地方综合执法范围,强化联合执法,加强防雷与升放气球安全监管。(牵头单位:省司法厅、省气象局;责任单位:省应急厅、省市场监管局,各市州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青海省商务厅版权所有

网站管理:青海省商务厅信息中心

    ICP备案号: 青ICP备09000031号-4

青公网安备   63010402000519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 6300000037

回到顶部